“十一”假期,国内可放心出行
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今年最后一个法定假期,据多家旅游企业发布的十一*金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富足的8天长假,民众的出游热情高涨。
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中秋国庆假期出行安全吗?9月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从疫情防控角度看,国庆节到全国各地旅游没有特别限制和需要警惕的。专家给出了“定心丸”,所以大家大可放心出行。但是,为了大家能拥有一个愉悦、健康的假期,市民还是需保持警惕心态,由于国庆节人多,旅行安全要高度重视。
在今年长达8天的“加强版”国庆*金周中,出游在外,离开常住地,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气候、环境的巨大转变会让人产生不适应,加之车多、人多、聚会多,一些长假综合症疾病让人防不胜防。健康出游要特别小心诸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来袭,旅途中不妨备好小药箱,轻松应对常见节日病,在“行走山水”、开启“美食之旅”的同时,为您规划好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保驾护航。
节日常见病一:开车出行头痛昏重
节假日开车出行,车多、人多,堵车是常有的事儿。走走停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连续赶路,通风受凉,饮水偏少,加之车辆密集,释放过多尾气,头痛、头部昏重是常有的事。那么在开车的时候出现头痛应该怎么办呢?
健康攻略: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驾车,长时间开空调,保证充足睡眠。或者在连续驾驶两小时后下车放松,补充水分,做10分钟保健操来活动颈部。上车前喝一支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对预防晕车有效。藿香正气口服液,主要成分藿香、白芷等,一能扶正去邪,正出行途中遭遇的风、寒、湿等等各种“不正之气”;二能散寒去湿止痛,治疗头痛,快速改善头部昏重。
另外自驾游出行前,仔细检查车况,并检查相关证件、保险是否齐全有效,确保行驶安全。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以及准备一些不含酒精的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常备药品,同时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节日常见病二:胡吃海喝肠胃不适
中秋国庆团圆欢聚时刻,亲朋好友都免不了聚一聚,各种美食轮番吃,加上频频饮酒,肠胃负担加重,很多都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急”病。
出游时除了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忌饥一顿,饱一顿。同时,旅途中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少吃辛辣、酸性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肠胃。
健康攻略:未雨绸缪,常备一些吸收快、疗效好的肠胃药,譬如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它能刺激多种消化液的分泌,同时解痉止痛,双向调节胃肠机能,解决出游时饮食、受凉等各种外在因素导致的腹泻、腹痛、腹胀等肠胃“急”病。
今年的“加长”*金周即将开始,“人人人众人人人”、“人山人海”这样的段子又将再一次响起。节前筹划着旅行的人们,除了随身携带旅行小药箱外,中秋国庆长假出行,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第一记住切勿酒驾、醉驾。第二当心“药驾”,“药驾”是隐匿的“交通杀手”。在国内,“药驾”事故时有发生,危险并不逊于“酒驾”。因此,开车出行,如果吃了含有氯苯那敏等成分的感冒类西药、吗啡及其衍生物类止痛药物及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的药物制剂一定不能开车。
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邱丽还提醒,市民和游客出行,应注意防控新冠肺炎、诺如病*感染性腹泻、登革热等3中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旅行安全。
A、预防新冠肺炎
确保“绿码”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
邱丽表示,中秋国庆期间出行,首先要预防新冠肺炎,从监测来看,全国都属于低风险地区,但是新冠病*比较“狡猾”,不确定性比较大,而且当前国外的疫情比较高涨,建议新冠肺炎作为首要预防的疾病。
其中,要合理选择出行地区,办好居民防疫健康码,确保“绿码”出行。非必要情况,不要前往境外等有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高危人群、健康码非绿码的人员不建议出行。特殊時期,出行攻略中一定要将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出行前准备好足量的免洗手消*液、消*湿巾、口罩等物品。
出行途中,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剂消*;践行呼吸道礼仪。在户内、外公共场所,超市、车站等,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居民防疫健康码查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等措施。
每天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及时就诊排查
注意用餐、住宿、购物等地的卫生状况,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手卫生,尽量用流动的水洗手。此外,每天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一旦在出行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取消或中止旅行。做好行程记录,确保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以做到及时追溯。出行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野味,共餐时建议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不喝生水。
B、预防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出行要吃熟食喝开水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近期监测显示,海南省诺如病*感染性腹泻聚集性有所增多,旅游团、游轮、度假中心也是诺如病*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场所。邱丽表示,市民出行要加强诺如病*的防范,这个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途径比较多,可以通过被食品受污染、水受污染,以及接触传播等几种途径感染。
为此,邱丽建议,各位游客朋友要提高防病意识,吃熟食喝开水,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注意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剂清洗消*,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如果出行途中,出现恶心、腹泻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就诊。
C、预防登革热
出行要注意防蚊穿浅色上衣和长裤
“当前是登革热高发的季节,天气也比较炎热多雨,适合登革热媒介伊蚊的繁殖。”邱丽表示,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从既往的情况看,每年9月、10月是登革热高发的季节,虽然今年海南和全国因为防控措施到位,疫情大幅下降,但是也不能疏忽。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带病*的蚊虫叮咬而感染的,因此要注意防蚊。另外,对于计划前往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国家或者国内登革热高发省份游玩要注意预防登革热。
旅行期间卫生建议做好防蚊措施,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皮肤裸露处涂抹驱蚊剂(有效成分:避蚊胺DEET)、住宿有空调的宾馆酒店、睡觉时使用蚊帐等。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或皮疹等其他表现时,应当立即就医。
此外,旅行归来要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般应自我观察2周,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来源:女性之声、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