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姑妈给我分享了一篇文章说,蚝油吃多了会致癌,这是真的吗。”张大妈焦急地打电话询问儿子。
原来,张大妈做菜时就喜欢放点蚝油提提鲜,可是今天小姑子来家里聊天,说是蚝油致癌,还转发了一篇文章给她看,文章中确实这样写,这可让老太太心里害怕,于是找儿子求证。
“妈,这我姑妈也就随口一说,您还真心啊?”儿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你是没看见你姑妈那样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可是专家说的。”张大妈解释道。
“哎,您可别烦我了,一听就是假的,放心吃吧,我还忙工作呢,就先挂了。”
挂了电话,虽然儿子说了是假的,但是想到张大妈心里还是担忧,于是打开手机浏览器继续搜索,可是这一通看下来,有说蚝油致癌的不假,但也有说蚝油健康,甚至治病的,一时间真假难辨,让张大妈犯了难。
蚝油真的会致癌吗?张大妈该相信谁?
一、蚝油致癌,究竟是真是假?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科普消息非常重视,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也流传着不少关于食物的谣言,这让不少人对听到的食物信息产生了质疑。张大妈听到的,蚝油致癌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呢?
蚝油,指的是将蒸、煮牡蛎得到的汁液浓缩或酶解牡蛎肉后,用盐、糖、淀粉等多种原料混合调制得到的一种调味品。很多人觉得蚝油致癌,是因为它含有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在高温摄氏度以上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而这种物质被人们误以为是致癌物。
事实上,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并无致癌作用,只是失去了提鲜作用,因此蚝油在经历高温后往往效果平平。
二、蚝油储存不注意,才是真的危险!
蚝油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相反储存不当,导致人们误食有害物质才是危害健康的根本原因。
蚝油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它的成分中含有氨基酸超过18种、微量元素、有机酸、酯等,但也因此在常温或高温环境中极易分解,比一般食物更容易霉变,产生*曲霉菌,而*曲霉菌和它产生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其*性是很强的,如果食用量过多,会造成身体损害。
食物霉变产生*曲霉*素并非蚝油的“专利”,任何食物保存不当都有可能,只不过蚝油更容易一些而已,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博士刘晶晶提醒,以下两类食物也和蚝油一样容易受到*曲霉菌入侵,因此需要0-4摄氏度的冷藏保存。
1.调味品中含有蛋*、蔬果、牛奶等物
这类调味品含有较高的油脂、比较容易脂肪氧化,所处环境温度越高越容易霉变,而且随着时间加长,化学反应产生的醛、酮、酸类物质会增多,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同样的也更容易产生*曲霉*素。举例:蛋*酱、番茄酱、沙拉酱、辣椒酱等。
2.发酵品
发酵品生产过程需要用到菌种,即便后续会有杀菌消*的措施,但是仍然会有残留,而经过长时间的氧化、霉变后,滋生微生物的速度将会成倍增长,质变、霉变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比如:腐乳、鱼露、豆豉、虾酱等等。
三、炒菜放蚝油有窍门,用对蚝油更健康
蚝油虽然是很多家庭中的常用调味品,但是正如人们对谷氨酸钠的误区一样,对蚝油的食用和禁忌仍然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了解了这些事情,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到健康又美味的蚝油。
1.3类菜品不用放
红烧和糖醋菜品、辛辣食物、腌制品中是不用放蚝油的,这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不必多此一举,首先,红烧和糖醋菜品会用到白糖,本身就已经被白糖提鲜了,加入蚝油反而会使菜品发苦,辛辣食物中的辣味浓郁,完全遮盖了鲜味,加入蚝油也无济于事,而腌制品中的咸味非常浓郁,就像辣味一样,本身遮盖了鲜味,而且蚝油中也含有咸味,加入其中反而有可能难以入口。
2.海鲜过敏的人不要吃
蚝油是从牡蛎中提炼而来,严格来说也是海产品的副产品,因此海鲜过敏的人切忌不可食用,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3.食物出锅时候再加入
使用蚝油时,最好在菜品出锅前放入,原因是此时的菜品温度稍降,加入蚝油可以最大程度提鲜,而且蚝油在经历高温后,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反而没有了提鲜功效,因此在关火出锅前加入就可以防止它因高温失去效果。
四、安全购买蚝油,谨记3点
蚝油作为居民的厨房常备品,关乎着一家人的健康问题,因此在购买时要注意做好3件事,把好食物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一件都不能马虎!
1.正规渠道购买
尽管如今国内的食品安全检查非常严格,但是大品牌对于原料的安全系数把控更为严格,而且配料系统都比较有质量,而一些小作坊,甚至是不法分子对用料和制作安全不管不顾,有可能隐藏着致病因素,因此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口碑好的蚝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