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控通胀仍不可掉以轻心 [复制链接]

1#

控通胀仍不可掉以轻心


摘要:此外,从翘尾因素来看,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1月份CPI的翘尾因素较10月份相比,大幅回落1.1个百分点,出现全年月度最大降幅,从而对CPI的下拉作用明显。可以预计,随着此前的调控*策持续发挥作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PPI下跌逐步传导至CPI,再加上翘尾因素归零,12月份的CPI同比仍将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CPI等数据,基本符合各方此前的预期。8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已连续四个月持续下降,基本确立下行通道。


年中一波高峰过后,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刚刚公布的11月份数据显示,下行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其中,11月份食品价格出现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从而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5个百分点,成为推动CPI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从翘尾因素来看,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1月份CPI的翘尾因素较10月份相比,大幅回落1.1个百分点,出现全年月度最大降幅,从而对CPI的下拉作用明显。


可以预计,随着此前的调控*策持续发挥作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PPI下跌逐步传导至CPI,再加上翘尾因素归零,12月份的CPI同比仍将继续回落。然而,由于假期及其它季节性因素等影响,未来几个月内CPI环比增幅可能上升。更重要的是,影响中国长期物价水平的根本性因素并未消失。此外,国内电价上调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对CPI将有一定的拉动;而美国和欧洲可能推出新一轮货币宽松*策,意味着“国际通胀输入”有可能卷土重来。


因此,综合种种因素考虑,当前防控通胀仍不可掉以轻心。CPI的大幅下降确实为货币宽松释放了*策空间,但货币*策过快过大的转向显然暗藏极大的风险。同时,一些稳定物价的措施仍然有必要继续执行和落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