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首创历时7年集美大学科研团队用牡 [复制链接]

1#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牡蛎

是我们常见常吃的海鲜

你知道牡蛎壳还有大用处吗?

牡蛎壳经保护性煅烧加工

能够成为理想的土壤改良剂

有效改良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

首创“蚝壳惠民”项目

由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带队

经过7年研究

利用牡蛎壳改良酸化土地

实现了变废为宝、扶贫助农、保护土壤的目标

“蚝壳惠民”团队深入闽西南

开展田野调查

曹敏杰把他的研究团队命名为“蚝壳惠民”。7年来,“蚝壳惠民”团队成员分别深入永定、诏安、平和、同安、灌口等地村庄,取土、测值、标记,与农民交流使用土壤改良剂的种植效果。

荔枝丰收,香蕉更甜,百香果长势越来越好……近日,“蚝壳惠民”团队陆续收到了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秀山村几个农户的感谢信,脸上都乐开花了。

作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如何实现贝类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是曹敏杰近几年致力研究并解决的方向。在发现福建土壤酸化问题严重时,位于闽南沿海的他,便将贝类副产物与酸化土壤联系一起。

据了解,土壤酸化板结、重金属超标是目前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和酸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酸化土地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

其中,福建省酸化问题更加突出,酸化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5%。漳州平和县土壤酸化面积甚至占当地总耕地面积的99.27%。土壤酸化导致营养元素流失,有*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结构变差,减产减收,种植出的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改良后的土地结出果实饱满的荔枝

将牡蛎壳变废为宝

研发出“蚝壳土壤改良剂”

保护耕地、力促生产刻不容缓。研究团队从福建沿海堆积如山、每年超过万吨的废弃牡蛎壳入手,经过系列处理工艺,使这些令人头疼的牡蛎副产物成了富含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的土壤改良剂原料。曹敏杰表示,希望能将这项土壤改良研究成果普惠于民,帮助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在不间断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恢复地力的愿景。

助力“治土扶农”公益事业

为农村脱贫增收带来希望

这两年,“蚝壳惠民”团队师生多次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讲解及土壤相关知识的普及,并将土壤改良剂以公益形式免费提供给多个县的贫困户和种植户,用于“治土扶农”的公益事业。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科学地改善土壤,研究团队针对不同作物适合其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

一次次下乡,师生们欣喜地看到使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的酸化程度不断改善、农作物呈现日益旺盛的长势。“望着一个个硕果累累的果园,我们百感交集,能为农村发展尽一份力,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食品加工专业研究生许玲玲说。

▲改良后的土地结出拳头般大的百香果

目前,团队的土壤改良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推广至全国21个省市,为当地农户通过土壤改良增产增收带来希望,也为农村保住绿水青山提供了技术支持。

真是太棒了!为他们骄傲!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集美报记者:林小芬

▌图片来源:集美大学

▌编辑:李蕾责编:寇亚南

▌编审:王德胜

▌天下集美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点点点!为科研团队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