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海黑木耳即将超越乳山牡蛎成为乳山新特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们乳山人都熟悉“乳山三宝”——牡蛎、大姜、茶叶。因为疫情和其他原因,乳山大姜和茶叶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品牌知名度一直没有打出去;而乳山重要的核心特产——牡蛎产业也出现很多问题:线上和地域的恶性竞争不断加大;育苗科技产业被外地科技公司“卡脖子”;特产追溯系统管理不完善等等...这些都造成乳山牡蛎产业面临颈瓶期危机。我们乳山人也不得不担忧一个问题——乳山三宝会成为"过去式”吗?

为了避免乳山产业单一,我们乳山人民一直在努力开拓创新,发展新产业,推动乳山人民发家致富,于是沿海木耳产业应运而生。

在海阳所镇李家村立足村情实际,将发展目光瞄准现代农业产业,拓宽村级增收渠道,在其村北面开拓了新的产业——沿海木耳,打破了李家村过去靠海吃海,收入单一的局面。

当时村里引进木耳产业时候,是综合研究考虑,当地村民集体负责人在年收外出到黑龙江、吉林等地多次进行考察,经过多方打探,才确定发展木耳这一产业。

李家村村民们正在将一个个菌棒平整地摆放在地膜上,再为其盖上一层薄毛毯,待10天后木耳从菌棒孔中长出,就可以为其浇水,享受海风海气,待其长到5月中旬便可采摘。

目前,这个村已经成立了乳山市塔岛湾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内上了7个大棚,每个大棚接近平方米,用来发展高钙黑木耳、玉木耳等多个品种的菌类种植。同时,还培育了近30亩沿海露天木耳。

这个木耳产业效益很可观,我们这个木耳虽然成本有点高、价格有点贵,但是品质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有机质的含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都高于同类木耳,一个棒的收益大约在四元左右。因为是沿海种植,口感跟其他普通木耳相比,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据了解,这一菌类产业,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近百万的收入,还能解决村里50多名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让村民们可以不出村就有活干,集体增收的同时也能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为了让这一产业能够走上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该村还打算发展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积极探索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流转土地多亩,重点种植旱稻、玉米、谷子、烟薯25地瓜。这样沿海的土地也充分得到有效利用,其产业发展能否超越乳山三宝?指日可待也!

这次沿海木耳,到5月中旬便可采摘,大概6月前后有可能会上市品尝,到时候我们尝尝下是怎么样的味道?跟其他地区的木耳又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