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验经方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小编导读

颈椎病是困扰很多人的老毛病,除了颈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在治疗颈椎病时,贴敷、按摩、针灸是比较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其实内服的中药汤剂对于改善颈椎病症状也能快速起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张名老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验方。

*芪桂枝五物加味汤

组成:*芪15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杜仲10g,白术10g,鸡血藤20g,炙甘草6g,茯苓25g,血风藤25g。

功效:温阳化气,温通血脉。

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典型案例

陈某,女,59岁。

主诉:肢体麻木2个月。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痛,间有头晕,近2个月来常觉肢体麻木,有时伴有畏风怕冷,易患感冒,常感疲乏汗出,晨起稍活动出汗较多,兼有头晕、耳鸣、鼻塞,舌质淡,苔白薄,脉沉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年。

中医诊断:痹证(气虚血弱,营卫失和)。

西医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

治则: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处方:*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当归10g,陈皮4g,牡蛎10g,鸡血藤20g,杜仲10g,白术10g,茯苓25g,血风藤25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诸症好转,守上方再服3剂,肢体麻木、恶风、汗出尽除。

按:《金匮要略》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素问·逆调论》云:“营气虚,则不仁。”故血痹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

方中*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芪益气而振奋卫阳;*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白芍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白芍与炙甘草缓急柔肝益血,血和则痹有所通。鸡血藤归肝、肾经,《本草纲目拾遗》认为其活血,暖腰膝,通血痹,方中取其养血活血之功,配伍血风藤、当归,意在补血祛风,舒筋活络,活血通痹。

患者症见头晕、耳鸣、鼻塞、汗出,辨证属兼夹肝阳上亢,故佐予杜仲、牡蛎补肝肾,强筋骨,益肝潜阳。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气味芳香,辛散温通,化痰祛湿,旨在生血养血,行血活血,血行风自灭,痰湿得化,头晕、肢麻得止,相得益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祛痰化湿之功,故收效甚捷。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实践。本书系统整理了20位粤西地区名医的学术思想、用药经验、临床体会、治验病案,通过验方验药与经典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帮助我们有效学习名家临证经验干货——

《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蔡柏廖凯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来源:悦读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