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连海蛎子外传怎么种出来的怎么吃和生 [复制链接]

1#

夏日炎炎,光着小脚丫,海边踏浪。

在礁石敲敲打打,撬下了一颗海蛎子,在海水里冲一冲,呲溜——

满口的鲜爽啊。

这大概是很多大连人小时候最美好的赶海记忆。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儿

都说大连人说话有股海蛎子味儿,那为何是“海蛎子味儿”而不是蚬子味儿、螃蟹味儿、鲅鱼味儿呢?要知道,大连可是盛产多种鱼虾海产品的地方呢。

海蛎子是大连的主要海特产之一,肉肥美爽滑,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海蛎子生吃熟食皆宜,大连当地人尤其喜欢生吃。而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却吃不来。

大连方言属胶辽官话,r、y混淆、平舌和翘舌不分还有特殊口语。一个地道的大连人,是吃海蛎子和说大连话长大的。因为大连是海蛎子的盛产地,大连人又太喜欢吃海蛎子了,外地人听不惯大连话,又吃不惯大连特产的牡蛎,估计就将这两种概念联系起来,戏称大连话有“海蛎子味儿”。

你知道海蛎子是咋长大的么

小编也想知道,很多专拍海洋的大片还真很少见到。不过,有网友在旅顺口海边的一个渔村发现了线索。

整啥呢?走近瞧瞧。

渔民们正在码头上用绳子和丝线,把一个个扇贝壳串起来。这可不是普通的扇贝壳,而是海蛎子幼苗的家。每年这个季节正是海蛎子的“播种”季节。

真的是第一次见,原来海蛎子是种在扇贝壳上长大的……

吃货们可能会说:“这是养殖的海蛎子吧,我们一般都爱买野生的,从礁石上现撬下来的那种……”

其实,野生和养殖现在区别不大了。

野生和养殖

海蛎都是附着在一定的物体上生长的,纯野生的就是长在礁石上的,养殖的就是长在人工种在浅滩礁石或海里垂的吊绳上、或扇贝壳上,两者都不用人工投饵,都是靠海水里的微小生物为食自然生长,只是生长环境和采收方式不一样,所以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都差不多。

海蛎、牡蛎、生蚝傻傻分不清?

从外观上来看,生蚝的个头要比海蛎子要大得多;撬开外面坚硬的外科生蚝的肉质比较丰满,而海蛎子就比较瘦小;此外,生蚝的肉是满满的,并且和外壳紧紧贴着,所以,口感自然比海蛎子好许多,价格更贵。

同时,海蛎子和生蚝的含锌差别却十分惊人:每g生蚝含锌71.2mg,而同样重量的海蛎子含锌只有9.39mg。蚝肉蛋白质含量超过40%,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中牛”之称。其实海蛎子也好,生蚝也罢,都属于牡蛎科,又名蛎黄、蚝白、海蛎子、青蚵、生蚝、牡蛤、蛎蛤。

牡蛎最佳食用季节是,每年10月份到来年5月份。

现在虽然不是海蛎子最肥美的季节,但我们仍可以吃到很多海蛎子美食。

市场上买到的海蛎子是介样↑浑浆不能生吃,我们可以这样吃↓

啊啊啊~最残忍莫过于写吃,口水流一桌面……

你爱咋吃海蛎子?欢迎和小编切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