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涉案金额32亿四川绵阳警方捣毁神奇 [复制链接]

1#

近日,绵阳市公安局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的线索入手,组织民警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辗转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南等地循线摸排、一体追踪、跨区收网,成功侦破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全方位摧毁“产、宣、销”犯罪链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人,捣毁生产黑窝点4处、生产流水线6条、仓库6处、销售窝点12处,扣押含有“他达那非”药物成分的牡蛎肽压片糖果余盒,案件涉案资金高达3.2亿元人民币。

深挖细查线索

“神奇食品”背后隐藏的秘密

年7月25日,绵阳市公安局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的一条重要线索:一群人在绵阳市仙海风景区一家商务酒店开展“家庭和谐、财富论坛”活动,其内容是推销“锦阁牡蛎肽”保健食品。正当这伙人大肆吹嘘该产品的神奇功效时,被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经过相关部门多次检验,这种压片糖果类的产品里竟然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他达那非”药物成分……

绵阳市公安局根据线索迅速开展深入调查,一条涉及全国多地的犯罪链条逐渐浮出了水面。

民警在调查过程中,一名年7月出生的黄姓男子进入了警方视线。年1月,黄某以父亲的名义在外省注册了倍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某堂公司),自任执行董事长。他组织人员多次在四川、贵州等地以发展代理的传销模式,宣传推介其公司含有“他达那非”成分的“锦阁牡蛎肽”产品,声称这种产品具有壮阳固肾、强肝解毒等养生奇效,以元一盒的价格引诱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购买。

“他达那非”是一种处方药,食用不当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药物。黄某等人的行为极有可能涉嫌犯罪,其在敛财过程中“产、宣、销”链条非常完整。

绵阳市公安局随即成立了以市局食药环侦支队、经开区分局为主力军的专案组,在四川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指挥下,会同相关警种部门开展全方位立体侦查。

针对该案涉案地区广泛、犯罪链条多元的特点,专案组同步派出多个侦查小组,辗转四川、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南等地开展工作,在倍某堂公司在外省租用的发货仓库里,现场查获了大量未销售的“牡蛎肽”压片糖果食品,及时调取入库数据和销售数据,固定了犯罪证据。专案组民警在工作中,还获取了为黄某提供产品的上家马某,以及韦某皓、韦某领兄弟等人的重要信息。

警方多路出击

全方位打击黑色产销链条

为全链条打掉黑色产业链,民警顺藤摸瓜找到了黄某的上家马某、韦某皓、韦某领隐藏在外省的两处黑窝点,查获了大量已销售给黄某的“牡蛎肽”压片糖果食品,扣押生产机器设备10台。在现场,专案组民警对机器设备残留物立即提取样本送检,发现样本均含有“他达那非”。经过侦查,专案组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犯罪事实。

年8至9月,绵阳市公安局组织余名警力,分为9个抓捕小组,在全国多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开展了跨区域收网行动,从生产源头、制假包装、终端销售等多个层级开展“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全网络”打击,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缴获大量含“他达那非”成分的“锦阁牡蛎肽”产品、生产设备和涉案资金。

经公安机关审讯,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利用注册的倍某堂公司,伙同公司股东兼财务人员田某等人,在明知对方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资质的情况下,委托上家马某为其公司生产含“他达拉非”成分的“锦阁牡蛎肽”压片糖果。

马某随即又联系到青年男子韦某皓、韦某领兄弟在黑加工窝点,将“他达拉非”添加到牡蛎肽糖果产品中,按照每粒糖果1.7-2.5元不等的价格,以快递运输方式销售给自己。马某则在印刷的包装盒上假用某科技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资质,并冒用了某明星肖像,完成包装后再以每粒糖果3.5元的价格销售给黄某的倍某堂公司。

黄某以其妻子注册的贸易公司名义,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