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经方医学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虚劳虚烦,暗示血虚而致的心烦悸,因致不得眠,这种失眠症宜用酸枣仁汤治疗。
酸枣仁60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
上五味,水八杯,先煮酸枣仁得六杯,内诸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因血虚见心悸虚烦不得眠者。酸枣仁为一收敛性的强壮药,尤其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本方用为主药,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复以川芎、甘草、茯苓补中和血缓急,知母、茯苓解烦安悸,故治里虚而致血亏的虚烦不得眠而心悸者。冯世纶教授认为酸枣仁汤中川芎、茯苓、甘草温中治属太阴,酸枣仁、知母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失眠的原因多种,猪苓汤证的失眠因水郁化热上扰而致心神不安,利水则安。本方证是血虚,故养血则已。又本方证的虚烦不得眠,与栀子豉汤证形似而实非。本方证的虚烦,虽烦而无热或少热,而栀子豉汤证的虚烦,为阳明里热尚未结实的虚烦,则烦而多热。又本方证确属虚证,而栀子豉汤证只是胃中不实而其人并非真虚也,临证时须细辨之。胡希恕先生医案张某,女,65岁。初诊日期年12月13日。多年失眠,久治无效,现症:常失眠,轻时能得暂寐,但梦扰不已,重时则连续一两天整夜不眠,常头晕,口干,心悸,心烦,自汗,舌苔白,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无力,右手为甚。证属阴血虚损,阳不得入于阴,治以敛阳入阴,予以酸枣仁汤加生龙牡汤:生酸枣仁30g,知母12g,茯苓15g,川苓9g,炙甘草6g,生龙骨12g,生牡蛎24g二诊12月17日,上药服3剂,睡眠已稍安,但仍心烦、心悸、自汗出、头晕、口干不欲饮明显。上方去生龙骨,加当归9g,白芍12g,桂枝9g,白术9g。三诊12月22日,上方服3剂,一切症状均除,为巩固疗效,继服上方3剂。按:本方中主要药物酸枣仁,原方中用量较大,本例患者方中用生枣仁30g,关于酸枣仁是生用还是熟用,后世争论较大,如《本草纲目》中记载:“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胡希恕先生在《伤寒杂病论讲座》中提到:“因虚而影响到睡眠,无论嗜睡、失眠,无论生、熟酸枣仁皆可治之,若病非因虚起,百试无一验。”可见,胡老应用本方强调辨“虚实”,而枣仁生熟皆可用之。通经透骨液,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选购
考文献:冯世纶,张长恩.经方方证传真胡希恕"以方类证"理论与实践[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专利人所有,若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与我们联系。转自胡希恕经方医学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