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癌内因为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致瘀,气瘀*互结而成;外因则是外感邪*、情志内伤、饮食失调致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并且可根据辨证分为多种证型,每种证型表现出的症状不同,故需针对用药。
如常见的肝气郁结,可表现为肝区胀或隐痛,胸闷腹胀,食后胀闷更甚,两胁气窜作痛,胃纳不佳,疲倦乏力,泛恶或呕吐等症状,多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如气滞血瘀型常表现为肝区疼痛或刺痛,消瘦,乏力等,多治以理气宽胸,活血化瘀等。但无论什么证型,怎么用药,扶正始终是总原则,扶正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有一位患者,因体检发现肝左叶有肿块,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并发现肺部有片状结节,后行手术切除,具体表现为:畏寒,消瘦,腹胀气,大便不实,神惫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脾虚气滞,邪*内结,治拟健脾理气解*法。
患者病机为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致瘀,气瘀*互结而成肝癌。用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益气补脾;八月札、陈皮、木香、枳实疏肝理气;红藤、石见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菟丝子、补骨脂补肝肾;焦楂曲、鸡内金消食和胃;复诊加北沙参、天冬、枸杞子滋阴生津,取滋水涵木之意;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蛎软件散结;诸药相合,切中病机,既能祛邪,又不伤正气,故邪去正安,疗效明显。经治疗后,患者诸症减轻,腹胀气感消失,大便成型,乏力减轻,畏寒症状改善,肺部结节略有缩小,久服中药症状无复发;肝癌复查未发现有复发、转移迹象,病情稳定。
其实,不仅在术后可用中药进行调治,在肝癌术前应用中医健脾理气法治疗也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从而降低手术后过度虚弱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此外,肝癌发病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药能更好的针对肝癌不同发展阶段展现出的临床特点和病机,也能把握不同阶段病机变化,做出针对治疗。